商标是企业或个人用于区分商品/服务来源的法定标志体系,其核心知识体系如下:
一、定义与特征
法律定义
由文字、图形、三维标志等要素构成的可视化标志,经注册后享有专用权保护
核心功能包括:商品识别、品质保障、广告宣传
历史沿革
现存最早商标: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“白兔持杵”图文标识
近代制度:1904年清政府颁布首部《商标注册试办章程》
二、注册规范与流程
注册原则
申请在先原则:同一商标由最先申请者获权
禁止注册要素:国徽、民族歧视性标志等8类禁用内容
注册流程
阶段 周期 说明
形式审查 1个月 材料完整性核验
实质审查 9个月 显著性及冲突性审查
初审公告 3个月 公示期接受异议
颁证 10个工作日 有效期10年,可续展
线上入口:中国商标网 提供全流程服务
三、商标分类体系
按形态分为11大类(依据《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》):
基础类型:文字商标(如“红牛”)、图形商标(纯图案)、组合商标(图文混合)
新型商标:
立体商标(三维造型)
声音商标(特定音频)
颜色组合商标(如蒂芙尼蓝)
速记口诀:
“化学颜料洗油药,金属机器工电医...”(对应1-45类商品/服务)
四、法律保护与侵权认定
保护范围
注册商标:享有全国排他性专用权
驰名商标:跨类别保护(即使未注册)
侵权判定(2025年司法解释要点)
明确“相同商标”认定标准:视觉基本无差异
新增服务商标侵权入刑条款
严控“同一种商品/服务”范围
维权路径
行政投诉:向地方市场监管部门举报
司法诉讼:主张民事赔偿或刑事追责
重点证据:商标注册证、侵权商品实物、公证书
实务提示:
使用未注册商标需标注™,注册成功后方可使用®符号
擅自修改注册商标字体需重新申请注册